打好队伍管理组合拳 勇当安全生产主力军
百米井下深处,有这么一支队伍,他们不言苦、不言累,克难攻坚,勇挑重担,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,彰显了安装人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。这支队伍就是安装公司拆装七工区,2024年以来,该工区坚持高目标引领,先后高质量完成潘二矿11613倒装面、朱集东矿1171(1)拆除面、潘二矿12023拆除面、潘二矿11613外段拆除等3个急难险重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安拆主体任务,以及目前施工的潘二矿11214拆除面,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事故,为企业生产接替平稳有序贡献坚实力量,被集团公司授予“红旗科区(队)”荣誉称号。
细化过程管控,筑牢安全防线
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,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,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。拆装七工区清醒认识“三违”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,坚持“大处着眼抓制度、细微之处抓执行”用制度管人、流程管事。通过健全完善各项制度、挂牌上墙公开公示,印制岗位应知应会卡片、发放安全生产口袋书,让职工学有标准、干有方向、行有规则、做有所畏。以品牌创建为契机,积极开展创先争优、党员先锋岗、党员身边无“三违”无事故活动,引领广大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唱主角、打头阵。
“聚焦强化安全责任落实,我们采取分级考核制度,区里对队,队里对班,班里再对个人进行考核,以打分上墙的形式直观呈现,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达标的,进行通报批评,对表现优异的加分奖励。”该工区支部书记尹坚介绍道。2023年以来,该工区通过查看定位、电话询问等方式,对管理人员现场轨迹、下井数等情况抽查380余次,推动发现问题整改直至全部合格。
除此之外,拆装七工区还高度重视事故案例警示教育,每月组织职工集中观看《生命重于泰山》电视专题片,开展党员“讲案例”,选取与职工息息相关的典型事故案例,组织党员干部班前宣讲,讲清事故经过、事故危害、事故教训、防范措施,切实增强职工安全意识。积极开展“工人违章,干部反省”活动,提升安全反思力度,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,有效减少职工“三违”及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发生。
聚焦市场化建设,推动双效提升
拆装七工区把内部市场化建设作为深挖内潜、盘活资源、创新机制的重要手段,聚焦岗位量化结算,持续强化定额定价管理。通过完善平台线上结算流程,平台内直接调用各种定额、定价数据精准结算,将责、权、利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,使职工收入高低与工作量、工作质量、工作效率挂钩,把“发工资”转为“挣工资”,推动收入能增能减,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。
“我们结合工区实际,建立完善了奖励机制,鼓励职工用已有材料以及废弃材料作为基础进行创新,材料管理不仅体现在‘省’,还让材料物尽其‘用’,闲着的材料想着用,在用的材料想着省。”拆装工区区长盛增山表示。2024年,拆装七工区通过修旧利废、节支降耗,累计增收8.2万元。
于此同时,拆装七工区还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施工中安全威胁大,效率低、劳动强度大等难题。攻坚潘二矿11613大倾角综采设备倒装工作面期间,该工区创新应用大倾角综采设备倒装新工艺,先后参与研发大倾角工作面运输支架工艺上台棚支架拖运拐弯平台、拐弯平台支架防下滑装置、支架防脱轨装置等7项创新项目。杜绝了近身作业,大大减少了安全威胁,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,最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以一个圆班稳定施工4架的良好效率,严格按照工期要求高质量完成工作面拆除打运任务。
关心关爱职工,凝聚攻坚合力
职工与工区之间强大的凝聚力,干群之间团结亲密的关系,都是安全生产最有效的粘合剂。拆装七工区深入践行集团公司家文化理念,坚持把理顺职工情绪、维护职工利益,关心职工生活、解决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加强职工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。2023年以来,重点解决了职工宿舍空调制冷效果差、卫生间水箱浮球损坏、照明灯和热水器故障等问题30余条,尽心尽力解决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,进一步密切了与职工之间的联系,增强了向心力,为队伍安全生产提供了思想保障。
“今年,我们的一位职工被检查出结肠癌,前前后后住院治疗花费了近10万元,给家庭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工区在了解情况后,第一时间前往慰问,并积极组织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齐心协力帮助职工度过难关。”该工区支部书记尹坚表示。
职工利益无小事,该工区依托“健康服务小站”,开展健康服务活动,通过建立职工健康档案,加强班前会对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点人群排查,进一步加强职工健康管理。积极开展工区班子成员进宿舍、家访谈心活动,认真听取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,了解职工诉求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,消除职工后顾之忧。正是这份关心与爱护,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感、获得感,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、感召力,为工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。(顾可欣)